dim arr(10)
定义了这样一个数组之后,我们知道它的下标为0-10. 但如果ReDim arr(i)这样定义的一个数组呢?我们还能很一目了然的知道数组下标的上下边界吗?
a="1,2,3"
arr = split(a,",")
这段代码是我们经常用来将一个字符分割成一个数组的代码。怎么知道分割出来的数组有多少个元素呢?
1、Ubound
Ubound是用于获取数组的下标的上边界,即最大的下标。
a="1,2,3"
arr = split(a,",")
Response.Write Ubound(arr)
输出的结果为2,于是我们可以知道,要得到这个arr的数组元素的个数,可以用Ubound(arr)+1即可。
2、Lbound
Lbound与Ubound恰好相反,它用于获取ASP数组的下标的下边界,即最小值。很多兄弟就要问了,数组的下标的下边界不就是0吗,还要搞个这个函数干嘛?吃饱了撑的?呵呵,当然不是。原因是ASP中的数组还有如下一种定义方式:
dim arr(2 to 5) '下标从2到5
看到这个语句有没有傻掉了的?^_^ 现在大家知道Lbound的作用了吧,Lbound(arr)的值为2。
当然了,一般情况下,我们不会干出下标最小值不是0这样蛋疼的事情!所以Lbound这个函数,还真是一般情况下用不上。
3、二维数组的Ubound
二维数组也可以使用Ubound和Lbound,且看下面例子:
dim arr(2,5)
二维数组的第一维下标最大值,Ubound(arr)的值2;
二维数组的第二维下标最大值,Ubound(arr,2)的值为5;
二维数组的第一维下标最小值,Lbound(arr)的值0;
二维数组的第二维下标最小值,Lbound(arr,2)的值为0;
关于ASP数组Ubound与Lbound,本文就介绍这么多,希望对您有所帮助,谢谢!
要饭二维码
洪哥写文章很苦逼,如果本文对您略有帮助,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支持洪哥!金额随意,先行谢过!大家的支持是我前进的动力!

文章的版权
本文属于“洪哥笔记”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地址:ASP数组Ubound与Lbound:http://www.splaybow.com/post/asp-array-ubound-lbound.html
如果您在服务器运维、网络管理、网站或系统开发过程有需要提供收费服务,请加QQ:8771947!十年运维经验,帮您省钱、让您放心!
亲,如果有需要,先存起来,方便以后再看啊!加入收藏夹的话,按Ctrl+D!
发布时间:2014/6/7 9:04:04 | 编辑:洪哥 | 分类:ASP | 浏览:2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