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1-10-08 12:04:36
(028)
铁律之二十八:创业者往往感觉需要处理的事情太多,时间根本不够用。但无论如何都不能使自己成为社会交际中的孤岛,而应当每年都要抽出一部分时间给原来的朋友打打电话,去参加亲朋好友们的聚会,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参加一些俱乐部活动,去维护和拓展自己的人脉资源。
很多创业者一是由于生意忙,二是感觉共同话题越来越少,因此与同学、亲友、同事和原来的客户联系地越来越少,甚至好几年都未通音信,关系也越来越生疏。我们也经常见到一些小老板在抱怨自己人脉资源不够宽广,而他们一方面在努力寻找新的关系,另一方面老的资源却未能很好维护,处于不断流失的状态之中。而有些人虽然偶尔也会同亲朋好友们联系,但也仅限于打个电话或者发条短信简单问候一下。其实,关系维护主要还应当通过见面来实现,各种通讯工具虽然便捷,但并不能完全替代当面沟通。
日期:2011-10-09 18:44:43
语音电话、手机短信、互联网、E-mail、QQ、MSN等现代通讯工具的发展,使人们日常沟通与信息传输更为方便快捷,但也造成了对这些工具过度依赖的问题,聚会和当面沟通比以前变得更少。创业者本来容易因异常忙碌而犯疲,潜意识里不愿再去为常规交际而耗时费力,现在又找到了有事情可以打电话、发短信、QQ留言的借口,就更不愿意为此而奔波了。渐渐地,我们会发现自己与很多好友来往越来越少,直至某一天突然发现原来已经非常陌生,自己基本处于孤岛状态。
日期:2011-10-09 23:51:57
尽管采用各种通讯工具提高了效率,给我们带来便捷,但其局限性也是显而易见的。第一、沟通直奔主题,内容趋于简单化和要点化,不利于把握其他方面更多的信息,而当面交流,人们往往会东扯一句西扯一句,表面上看,似乎游离于主题之外,但也许不时地透露出其他更为重要的信息。比如,你本来去找朋友借点钱,去他那里一聊,顺便就谈到了小孩上学、近期房价、寻找项目等其他非相关性话题,甚至还不经意间会说到很多商机,这些信息可能暂时对你没有什么帮助,但也许在未来两年内都能遇到,而且所得到的信息可能都是其他渠道无从获得的。第二、互动效果相对较差,误会不容易澄清,同时难以激发出更多的灵感,而当面沟通恰恰相反,说到激动之时常会唇枪舌战,各抒己见,互不相让,容易掀起头脑风暴,更多新的想法和创意应运而生,双方很多不解和疑惑能够即时得到解答。第三、由于时间和篇幅上的限制,很多细节难以展开,沟通充分程度上大打折扣,而当面交流,时间上较为充足,很多问题和细节都可以展开来详尽地去谈,沟通密集程度高、信息量大,还可以通过察言观色,判断对方话语背后的真实含义和想法。第四、时间一长,容易对这些通讯工具形成依赖,在思维和行动上都会产生惰性,创业者的成功在更大程度上依赖于思维上的缜密和创新,以及脚踏实地的执行力,一旦离开了这几点,创业就基本上纯属冒险,成功的概率也会大大降低。
日期:2011-10-10 12:01:05
由于从事咨询工作,大多数时间不需要坐班,不少事情可以通过网络解决,我就有幸回老家长呆一段时间,陪陪父母,看看亲友。遇到问题,则通过手机和网络与团队其他成员联系。刚开始半年多的时间内觉得这种方式非常不错,什么都不误,日子还过得潇洒自由。后来渐渐地发现了自己正日益陷入孤岛状态中,一手信息获取得越来越少,跟团队之间除了必须的联络之外,沟通大幅减少,甚至有了生疏感,自己的思维也开始犯轴,创意质量趋于下降。这也许在其他领域虽不了什么,但对于从事创意产业的来说,已经属于非常严重的问题了。幸亏问题发现得早,也就没发生什么大事儿。后来我就调整了策略,索性利用时间安排上自由的便利条件,效仿古人游学之故事,尽可能地游转于各地,去拜访同学亲友,与之进行深度的沟通和交流,去将自己的很多想法和感悟同他们分享。与其这样说,倒不如更坦诚一些。实际上,我觉得自己一些新的感悟需要接受更多的考验和印证,需要通过这种方式来修正、补充和完善。我自己的想法不对不,别人的质疑合理不合理,其实都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这么一个过程,我对一些问题的看法更加全面和深刻,当我再将这些东西以文字形式记录下来的时候,基本上已经趋于成熟,自己也有了相当的底气。除此之外,我还给自己制订了一个硬性要求,每周都要找时间出去与某位朋友当面交流一次。毫不讳言,我近几年来接近三分之二的选题和感悟都是在与别人沟通的过程中临时激发出来的。一旦有什么好的想法,就用纸和笔记录下来,如果手头恰好没有带,就先用手机短信简短记录,回去之后再找时间整理。现在团队无论再忙,也会抽出一半天时间坐在一起海阔天空地胡侃乱吹,为的就是灵感永不枯竭。
日期:2011-10-10 20:49:24
在这里,我可以向朋友们介绍一个技巧,可以帮助大家维护和拓展人脉网络,就是主动帮助别人,或者经常找别人帮忙,即使是很小的理由,一来二去来往的多了,关系自然也会更进一层。我的一个大学同学,上学之时关系还算可以,但也不是很铁。毕业后他在杭州工作,我在北京,每年回家转车都让我帮他买火车票,顺便一起聚聚,几年下来,就感觉关系超越了同学的层面,成了可以交心的朋友。有时还约上各自在京的其他朋友,一起聚聚,感觉都很有帮助。
要饭二维码
洪哥写文章很苦逼,如果本文对您略有帮助,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支持洪哥!金额随意,先行谢过!大家的支持是我前进的动力!
文章的版权
本文来源于互联网,如果文章侵犯了您的权宜,请与我们“splaybow(@)qq.com”联系,谢谢合作!
如果您在服务器运维、网络管理、网站或系统开发过程有需要提供收费服务,请加QQ:8771947!十年运维经验,帮您省钱、让您放心!
亲,如果有需要,先存起来,方便以后再看啊!加入收藏夹的话,按Ctrl+D!
发布时间:2014/1/4 15:02:52 | 编辑:三十而立 | 分类:趣闻 | 浏览: